《中國教育報》頭版報道強遠激光科技成果轉化案例
發布時間:
2024-08-07
《中國教育報》頭版以《齊魯工大建平臺設機構,打造“科技+資本+產業”新模式—— 全鏈條式服務 成果轉化提速》為題,以強遠激光科技成果轉化為例,深度報道校(院)成果轉化典型做法及成效。
文章部分內容如下:
聚焦產業需求,全面深化校地戰略合作
“我們基于齊魯工大激光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聚焦激光清洗設備研發,突破了激光技術與機械設計結合匹配性等核心關鍵技術,滿足了激光產業發展的需求。”山東產研強遠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新強介紹。
面對國內激光產業鏈升級發展的重大需求,齊魯工大激光研究所多名科研骨干積極投入產業拓展和技術創新工作,僅用一年時間就牽頭建起了聊城市先進激光技術創新中心、激光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獲批聊城市“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并制定了2項航天領域標準,填補了國內標準體系在航天領域的空白,打破了國外壟斷困境。
針對我國造紙工業面臨的資源與環境“卡脖子”問題,學校輕工學部、國家重點實驗室陳嘉川教授團隊通過堅持不懈地科研攻關,發明了制漿造紙過程酶催化關鍵技術,不僅推動了傳統制漿造紙工藝的創新升級,還帶動了造紙專用酶制劑行業的發展。相關技術在晨鳴紙業、太陽紙業產業化實施,新技術產品營業總收入累計超過200億元,利潤超過20億元。
為聚焦產業技術攻關,齊魯工大與22個地方政府聯合設立“校(院)地產學研協同創新基金”,立項支持173個項目,撬動企業累計投入科技研發經費3.89億元,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合同總額1.6億元。
“學校主動融入地方相關行業和產業鏈,促進科技成果在企業轉化落地。”齊魯工大科研管理部部長舒明雷說。
搭建共育平臺,全力強化優秀人才供給
與23家企業共同開設合作辦學專業;與駐濟單位共建5個現代產業學院,積極培養契合全省產業發展需求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在人才培養上,齊魯工大也積極探索共育模式,如特色學科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訓模式等。
如今,在校地產學研基金的支持下,齊魯工大創新模式和特色平臺不斷完善、加速成勢,一大批科創團隊、孵化企業逐步壯大,科技轉化的“蛋糕”也越來越大。《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22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中,齊魯工大專利轉讓、許可和作價入股金額達3.163億元,位列全國高校第8位;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達到7.554億元,位列全國高校第32位。
“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主動對接產業發展需求和經濟社會需要,通過‘全鏈條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開展有組織的科研、產出有價值的成果,以實際行動回答好‘中國式現代化和新型工業化強省戰略中齊魯工大何為’的時代之問。”學校黨委書記吳衍濤說。
推薦新聞
2025-09-30
產學研合作結碩果丨強遠激光助力齊魯工大學子斬獲“西門子杯”全國一等獎
2025-09-30
山東省金屬關鍵構件表面處理與智能裝備重點實驗室(籌)學術委員會會議順利召開
2025-07-18
技術為橋,協同育人丨強遠激光與齊魯工大共建“行走的課堂”實踐基地
2025-07-14
2025-07-07
激光清洗?焊接設備解決方案
公司具備激光設備系統設計、集成能力,可實現各種應用場景自動化操作,針對不同客戶應用需求,可定制設計、開發出移動式清洗/焊接平臺、龍門式激光清洗/焊接成套生產線,攻克大幅面、自動化、高精度的協同運動技術,解決行業清洗/焊接難題,開發設備指標、性能達到國內優秀水平,多項重大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我們愿與國內外的各界朋友加強交流、合作共進!